
農墾建三江管理局
多舉措加強水稻結實期管理
近日,在紅衛和前鋒農場看到,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種植戶做好水層管理,增加土壤中氧氣含量,提高水稻根系活力,達到“以水調氣、以氣養根、以根保葉、以葉促產”的目的。這是農墾建三江管理局多舉措加強水稻結實期管理的一個縮影。 這個管理局農業部門要求農技人員根據不同地塊水稻長勢和地力條件,指導種植戶加強本田管理,以養根、保葉為主,從水層管理、科學施肥和病害防治三方面助力水稻健壯生長。在水層管理中,要求種植戶采取間歇灌溉方式,保持3~5厘米的淺水層,自然落干至地表無水再進行補水,直至臘熟末期停灌,黃熟初期排干,保證土壤有一定的通氣性,使根系有較高的活力和一定的吸水、吸肥能力,防止水稻早衰。抽穗后30天內,不可停灌,防止撤水逼熟。水稻抽穗后密切觀察葉片顏色,如果出現色淡枯黃現象,要及時指導種植戶在水稻抽穗后10~15天適當施粒肥,以補充氮素為主,有效提高水稻上3片葉的葉綠素含量,增加后期光合產物的積累。同時,在施好粒肥的前提下,在水稻臘熟期,通過葉面噴肥補充根系用肥,從而提高水稻結實率和產量。在病害防治中,水稻抽穗后15~20天,是防治水稻粒瘟和枝梗瘟的最佳時期,種植戶應選用相應藥劑,確保水稻安全成熟。
湖南寧鄉縣
農用無人機飛防作業“嶄露頭角”
八月的花明樓炭子沖,風景如畫,水稻長勢喜人,郁郁蔥蔥,但隨著氣溫升高,一季稻和晚稻病蟲害防控進入關鍵期。為及早防控,確保將病蟲危害損失控制到最低限度,昨日,湖南高垅航空植保有限責任公司與寧鄉縣金谷倉水稻種植專業合作聯社共同舉辦了遙控植保機試驗示范田作業。
寧鄉縣金谷倉水稻種植合作聯社在32個鄉鎮設立了一個常務理事和多名理事、社員,全體成員流轉水田面積10余萬畝。當日早上,天剛蒙蒙亮,高垅飛防總隊寧鄉縣第一支隊這支橙色軍團就整齊劃一地挺近了寧鄉縣炭子沖,進行植保無人機試驗示范田演示活動的準備。上午9點半,隨著高垅航空直升機的表演,作業活動拉開了序幕。記者現場見到,在高垅航空飛手的操作下,高垅3ZD-15超低空植保無人機迅速升空,輕巧平穩地穿梭于農田上方,農藥通過直升機下方的噴灑裝置從高空均勻灑下。在螺旋槳的氣流作用下,農藥在植株上下及葉面覆蓋全面、噴灑均勻,同時由于無人機飛防作業霧點細,農作物葉面吸收充分,具有高效低毒的特點。種糧大戶陶子斌談起水稻打藥深有感慨,“過去水稻防蟲都是靠身背肩挑,十分勞累,現在有了植保無人機,打藥就成了一件輕松事?!?/span>
據了解,作為現代植保最前沿的技術,低空施藥無人機的作業效率比地面植保機具效率高20來倍,采用低量噴霧可節省90%的水和50%的農藥,就昨天的對比試驗來看,高垅3ZD-15超低空植保無人機在一個起落打了20多畝地,而同時開始的人工泵式打藥四人組連一畝地都沒有打完。如此懸殊的對比結果,令在場的領導與種植大戶驚嘆不已。長沙市農委相關負責人坦言說,在農村勞動力日趨短缺的現實狀況下,航空植保無人機憑借其作業高效性、農藥高利用率和生態環境友好性等這些突出的優勢,會越來越受到老百姓的歡迎,航空植保無人機也將成為未來農業植保的趨勢。
安徽
科學田管保豐收
近日,家庭農場在用水稻植保機防治病蟲害。連日來,安徽農墾龍亢農場全力以赴抓好水稻田管,農場及時向家庭農場發布水稻長勢和病蟲害情況,農技人員深入田間指導。目前,龍亢農場2.2萬畝水稻長勢喜人。
更多問題,
添加水稻請到互動社區交流!
更多精彩,
添加水稻部落社區等你來玩!
找不到部落?
想分享給朋友?
請長按或者掃一掃以下二維碼。
本文來自網絡,文中內容和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目的僅在于為大家的思考和研究提供最真實的第一手資料!